「AI說故事、文化零距離」 儒鴻學堂帶孩子用創作理解新住民文化

一場從企業移工關懷延伸到下一代文化教育的行動,近日在花蓮新城悄悄展開。由儒鴻教育基金會攜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球華文寫作中心與花蓮縣新城數位機會中心(DOC)共同舉辦的「儒鴻學堂——探究式閱讀 × AI說書人」營隊,第二梯次活動以「新住民文化」為主題,於7月21日正式啟動,引領孩童透過AI說故事工具,走進東南亞文化,搭起理解與同理的橋梁。
儒鴻企業長年於越南、印尼、柬埔寨等地設有生產據點,對跨文化溝通的重視,不僅落實於海外本地化聘僱,更於2019年起全面推行「移工零費用」政策,主動承擔招募、簽證與體檢等費用,保障外籍員工的人權與自由。這份對移工的承諾,也轉化為基金會推動文化教育的初衷,期待以尊重為基礎,推動更多社會共融。
本次以新住民文化為核心的營隊活動,結合108課綱「素養導向教學」精神,透過繪本共讀、角色創作、AI輔助動畫製作,讓孩童從理解出發,學習欣賞並同理多元文化。計畫主持人、師大文學院院長須文蔚表示,導入探究式閱讀與AI工具結合,能強化孩子的批判思考與數位人文素養,並透過創作提升文化理解與國際視野。
在新城數位機會中心的協助下,營隊導入AI圖像生成工具Recraft、音樂製作平台Suno等科技應用,讓學生化身美術指導與音樂總監,親手打造出屬於自己的角色動畫與配樂,將跨文化的理解轉化為具象的藝術作品。四天營期中,小朋友從繪本閱讀、角色設定、劇本撰寫,到動畫配音與後製剪輯,全程親自參與,一步步完成屬於自己的故事短片。
花蓮縣新城DOC多年來深耕偏鄉數位應用教育,與基金會合作進一步擴展其教育深度與文化實踐場域,讓AI科技與文化素養並行落地。儒鴻教育基金會強調,透過這樣的創新營隊,期待孩子們不僅能認識自己的文化背景,更能對新住民家庭、東南亞鄰里抱以同理心與尊重。
活動最終成果是一系列融合東南亞文化元素、童趣與創意的動畫影片,充分展現孩子眼中的文化視角與未來敘事潛力。從企業責任出發、以教育落實社會影響力,儒鴻學堂正為臺灣孩子搭起通往世界的文化想像之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