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推動「住宿型機構口腔健康照護」 「健康從齒」開始
花蓮縣衛生局攜手花蓮縣牙醫師公會,持續推動「住宿型機構口腔健康照護」,邀請專業牙醫師深入住宿機構,手把手教導及示範各類住民口腔清潔技巧,課程中牙醫師親自帶領照顧服務員與護理人員示範正確的刷牙步驟與口腔按摩技巧,教導實際操作流程,針對臥床及無法自行潔牙的住民,示範合宜的潔牙技巧與口腔黏膜照護方法,讓機構的照護人員能夠具備完整的口腔健康識能,協助老大人與失能住民「健康從齒」開始。

花蓮縣衛生局朱家祥局長表示,衛生局所管轄的住宿型機構共有13家,包含5家一般護理之家、5家精神護理之家及3家長照機構,住民人數超過2,000人。住宿機構的口腔照護一直是容易被忽略的環節,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影響營養攝取、感染風險,與長者常見的肺炎發生率密切相關。住在機構內大多是長者或是失能者,潔牙能力低於一般人,更有臥床輪椅、意識不清、認知退化、吞嚥困難、插鼻胃管情形,在口腔清潔時特別要注意嗆咳,以免造成危險。透過潔牙訓練到口腔健康監測,能讓口腔照護變得更全面、更有效。

朱局長指出,今年花蓮縣牙醫師公會推薦長期深耕長照機構看診的傑美牙醫診所徐正隆醫師、菁華牙醫診所張詠晴醫師、以及花蓮縣富里衛生所林大慶主任,三位牙醫師揹起教具深入部立花蓮醫院附設護理之家、部立玉里醫院溪口精神護理之家、鳳林榮民醫院附設一般護理之家、部立玉里醫院附設萬寧住宿長照機構教學與輔導。教學內容涵蓋口腔健康評估、潔牙技巧、假牙清潔及口腔異常早期發現等實務指導。經過培訓後,多數機構照護人員回饋對處理住民的口腔問題更具信心,也更了解如何運用簡易工具達到最佳潔牙成效,醫師教學活潑容易理解,示範及手作教學可以加強記憶力。學員課後調查結果,表示「非常滿意」高達九成。
花蓮縣衛生局說明,口腔健康與身體清潔一樣,是人基本的舒適照顧環節,機構的住民常有缺牙和咀嚼能力不好,透過護理人員及照服員在口腔照護技巧的提升,可以盡量保留住民的牙口健康,讓進食和生活品質提升。不同於其他都會縣市,花蓮地形狹長擔任教學的牙醫師特別辛苦,花費一整天時間往返僅能輔導一家機構,若沒有具備愛心與同理心實在很難投入。希望機構照護人員,能將這些專業知識融入日常照護中,住民有更健康和舒適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