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政府推廣社區廚餘自主堆肥

花蓮縣環境保護局今年度媒合4處社區一同參與廚餘自主設置堆肥設施,透過一般廢棄物監督稽查計畫,規劃邀請專家學者至現場實地操作及輔導,讓參與本次計畫的社區更能體驗到手作的樂趣,同時解決部分廚餘去化之問題。
近年因食品電商平台林立、食物外送產業蓬勃發展,造就花蓮縣廚餘產生量逐年上升,持續宣導民眾垃圾分類,落實廚餘回收,將廚餘回收再利用製成有機質肥料,提供給社區鄉親使用於花圃或農地種植作物以及栽培植物綠美化環境,同時也建立「吃多少、點多少、煮多少」之觀念向下紮根,由社區及鄉鎮向外擴散,推動全民減廢行動。
鑒於普及廚餘減量及轉廢為金之環保概念,環保局111年起分別在瑞穗鄉富源社區、花蓮市海星國小、花蓮市民生社區、花蓮市花蓮港務分公司成立4個廚餘堆肥示範點,112年分別在吉安鄉一貫道懿德講堂、瑞穗鄉舞鶴社區發展協會、萬榮鄉紅葉社區發展協會、富里鄉東里社區發展協會、瑞穗鄉大興社區發展協會及新城鄉新秀村辦公室成立6個示範點,114年度增加水璉社區發展協會、花蓮縣卓溪鄉古風社區發展協會、花蓮縣花蓮市國福社區發展協會、萬榮社區發展協會成立4個廚餘堆肥示範點,目前共設置總共14個示範點,所需設施,包含廚餘桶、菌種、文書表單、定期巡檢、設備維修維護等持續運作並記錄,後續將安排社區、團體進行互相觀摩,教學相長以提升示範點環境衛生及堆肥成效,廚餘變黃金納入生活與教學當中,正是本次推動計畫的最大亮點,眾人齊心努力往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前進。
縣長徐榛蔚表示,輔導社區進行自主堆肥,除了可以享受手作的樂趣,更重要的是有效解決廚餘去化問題透過資源循環再利用,將廚餘堆肥成品變成肥料回歸大自然,友善環境,進而使我們生活在健康的環境中,本縣推動廚餘堆肥示範點陸續皆有堆肥產出並用於綠美化及農用,成績斐然,有效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對於減緩氣候變遷有極大幫助,本縣搭配發展在地廚餘多元化處理與回收工作,讓廚餘除了可以用來堆肥之外,還能有其他再利用方式,使得本縣113年度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廚餘回收處理績效評鑑為績優縣市,我們正以廚餘為起點,建構一條從在地出發、連結國際的固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