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原來夜市也可以當美術館來逛

    花蓮東大門國際觀光夜市的各省一條街除了有一般夜市裡必備的特色小吃、手搖飲料、遊戲等不同類型攤位外,還有琳琅滿目的特色藝品攤商,其中有花蓮在地原住民木工與皮雕工坊、回收玻璃再製作的窯燒玻璃,甚至還有異國風情的繪畫與沙畫。AA-1214154130780.jpg
    來自光復鄉馬太鞍部落的阿安哥,原本是個水泥工,但是因為髖關節受傷,為了生活開始自學木工技藝,在東大門夜市開幕前,只是在附近擺攤做生意,直到東大門開市後,才遷至現在各省一條街的攤位販售自己手做的木製日用品。AA-1214102710397.jpg
    阿安哥說,因為小時候有幫忙家裡做木工,所以在受傷後,靠著幼時的記憶,再自學成材,製作拐杖、飯匙、湯匙、水瓢、竹蜻蜓等日用小物;他還強調,他不喜歡接受客人訂做,只做自己想做的商品,客人「尬意」就買,一切隨緣,充分表現原住民嚮往自由的樂天性格。AA-1214102801062.jpg
    另一間原住民木、皮雕藝品攤位是一位高齡74歲的曾阿姨經營的黎芯吉耀工藝坊,生性活潑的她也是一位阿美族,她說年輕時為了家庭都在工作養家,到50歲時孩子大了,日子比較空閒,才開始學習木雕及皮雕,也因此打開生命裡的另一扇門。AA-1214102749426.jpg
    曾阿姨說,起初透過各種比賽增進技術,東大門夜市8年前開始營業後,就到各省一條街擺攤,在新冠疫情時差點撐不下去,好在疫情過後,生意才逐漸恢復;曾阿姨的商品有許多以動物如豬、海豚、翻車魚為造型的小飾品及皮件;她還強調,自己是個閒不下來的人,又喜歡跟人交流,所以就活到老學到老,積極學習外語,現在已經能夠跟去她店裡的外籍遊客輕鬆溝通。AA-1214102724427.jpg
    除了花蓮在地原住民特色工藝品外,各省一條街還有幾攤由外籍人士經營的藝品攤位;而其中一間竟然是一位來台30餘年的約旦大哥經營的超有特色「瓶中沙畫」攤;走在各省一條街,就會看到一位中東面孔的外國人在攤位前,往玻璃瓶裡添入各種顏色鮮豔的沙子,頗有中東異國風情,這位約旦大哥叫做艾宏柏。AA-1214102725310.jpg
    艾宏柏大哥說,他在1986年來台灣念大學,畢業後就留下來開公司,經營台、約間的進出口貿易,後來還娶了台灣太太,一待就近40年;他很多作品都和駱駝有關,因為看到沙子就會連想到沙漠,而駱駝是阿拉伯文化的重要元素,這種屬於中東題材對台灣人很新鮮;除了約旦文化之外,也有迎合台灣文化的作品,像是招財進寶的字樣或者台灣特有風景。AA-1214102737118.jpg
    瓶中沙畫是約旦的國寶級藝術,是世界各地遊客到訪約旦一定會買的紀念品,全世界目前只有300多個人會創作這項藝術,艾宏柏就是其中之一;他從15歲就開始學瓶中沙畫,他強調,一般作畫是用畫筆,由上而下創作;瓶中沙畫則用湯匙、筷子,由下而上的創作。


    另一間外籍人士經營的特色攤位,是來自澳洲雪梨的艾偉大哥開的妮娜璐彩繪藝術;他說因為身為花蓮女婿,所以就跟著老婆在花蓮生活了30年,之前在澳洲當老師,來花蓮後因為覺得畫畫好玩,就跟太太一起學習繪畫;他們夫妻倆在花蓮市區也開了間繪畫安親班,晚上就到夜市經營數字油畫攤。
↓請繼續閱讀↓

    在艾偉的攤子裡,放滿了各式各樣美麗的油畫;而有趣的是,攤子裡賣的不是已經畫好的成品,而是賣裝在盒子裡的已描好輪廓的底稿以及所需的各種顏料。
    在各省一條街上還有一間把「廢物利用」發揮到極致,販售窯燒玻璃的亮點藝術玻璃;這間亮點藝術玻璃是由簡大姊經營的,大姊在退休後,因為閒下來了,對色彩繽紛的玻璃產生興趣,所就跟三位老師學習窯燒玻璃,又在家裡試驗了一年,才正式出師。
↓請繼續閱讀↓

    簡大姊說,本來只是為了打發退休生活的時間,所培養出來的興趣;後來因為東大門夜市在招商,在先生的鼓勵下,才在各省一條街擺攤賣窯燒玻璃;她強調,攤位裡絕大多數的商品都是由回收的玻璃瓶製作而成;在簡大姊的攤子裡,放滿了用回收玻璃做的動物、花卉、樹木與重新再造型的窯燒玻璃製品。

求職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