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昌先生捐贈光復鄉校園與衛生所AED 及戰傷救護止血帶捐贈儀式

黃柏昌先生捐贈光復鄉校園與衛生所AED 及戰傷救護止血帶捐贈儀式

光復堰塞湖災害後各界愛心湧入,善心企業家黃柏昌先生響應厚生基金會捐贈花蓮社區急救設備,包含14台AED 、5台高階AED與 14條戰傷救護止血帶,給光復鄉學校、基層醫療機構、教會,及其他鄉鎮偏鄉學校。114年11月25日縣政府於大禮堂舉辦捐贈儀式,針對企業善舉強化偏鄉的急救資源,由副縣長顏新章代表受贈,並回贈縣府感謝狀,展現公私協力共好的力量。今日與會貴賓包括捐贈者黃柏昌之母陳雪、凱樂斯公司代表、衛生局長朱家祥、教育處副處長白鴻儀等共同出席見證,捐贈儀式在溫馨與感恩的氛圍中圓滿完成。

捐贈儀式01_e1082.jpeg

花蓮縣政府副縣長顏新章致感謝詞時表示,此次捐贈是光復鄉災後重建重要的生命安全升級,除了7所光復鄉學校及7所其他偏鄉學校AED得以汰舊換新外,5台高階AED衛生局將優先布建在光復鄉衛生所、診所及縣內偏鄉醫療機構,提升災後醫療應變能力。有鑑於衛福部未來推動的政策趨勢,以及厚生基金會等專業單位的倡議,全民急救訓練應將緊急止血視為與 CPR 同等重要的關鍵技能。因此,本次的AED搭配戰傷救護止血帶的創新配置,不僅是善心人士的慷慨,更是花蓮縣響應率先將「公眾AED納入止血帶」理念具體落實的先驅示範,後續也將全力配合啟動完整的 CPR+AED+止血帶訓練,確保這些救命物資在災區能發揮最大效益。

捐贈儀式02_afa76.jpeg

顏副縣長進一步表示,花蓮地形狹長,偏鄉民眾在重大傷病發生時若無法在「黃金急救時間」內獲得支援,社區急救設備的普及更顯重要。本次捐贈不僅提升偏鄉學校的安全防護,也強化地方醫療單位在災後的緊急應變能力,對花蓮縣重建工作具有重要意義。花蓮縣積極推動急救教育,從學校、社區到醫護體系全方位布局,並整合民間力量建立更完善的急救網絡。由於止血帶止血是透過壓迫血管、阻斷血流以達到止血的目的,適用於危急生命的出血控制,是止血時的最後手段。目前最新建議的止血法是直接加壓、傷口填塞及止血帶止血法,其中戰傷救護止血帶是在四肢大出血時最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可以單手操作自行完成,目前在戰場上的軍人及美國警方都已經列為必備的基本救命裝備。此次捐贈的AED與戰傷救護止血帶同步到位,期盼透過完善設備與教育訓練,在緊急時刻能以救命技術爭取更多的時間等待救援。

捐贈儀式04_9fe3f.jpeg

善心企業人士黃柏昌先生長期關注急救議題,此次與厚生基金會合作推動「公眾AED納入止血帶」政策,希望結合政府與民間力量,讓更多民眾有機會接受 CPR、AED 及創傷止血的正確訓練。陳雪女士表示,災後的花蓮更需要有系統的急救連結,也期盼透過捐贈與教育提升,為在地學校及醫療體系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Image

每日提供花蓮最新即時新聞,滿足大眾知的權利。
另外服務項目有電視牆廣告 網路行銷規畫 工商簡介 動態攝影等歡迎大家前來詢問。
由成真整合有限公司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