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醫界啟動「偏鄉韌性醫療人才培訓」
衛生福利部推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致力於強化台灣醫療體系量能與永續發展。花蓮縣醫師公會積極響應並展現專業實力,於第一階段審查中脫穎而出,成功獲得衛福部新臺幣 650 萬元補助。昨(18)日公會正式舉辦「健康台灣深耕計畫專案中心」揭幕儀式,宣告偏鄉醫療韌性建設正式啟動。
花蓮縣醫師公會理事長周朝雄,同時也是本次專案計畫主持人表示,本次獲選的「偏鄉導向韌性醫療人才培訓」計畫以「急症呼吸道處置及中重度鎮靜安全訓練」為核心,旨在回應偏鄉醫療量能不足的長期挑戰,打造可複製、可擴散的偏鄉急救人才培育模式,提升整體醫療體系的持續性與韌性。
本計畫目標明確,預計在五年內完成至少 200 名在地醫護人員高階急救應變訓練,並同步導入智慧監測設備,以實質強化花蓮及東部區域的急救反應與臨床照護能力。
在114-115年的人力資本建構期中,公會將聚焦:人才培育:完成100名基層醫師 的「急症呼吸道處置及中重度鎮靜安全」高階實作訓練。師資養成:遴選並培育 8 名在地種子教官,建構自主與永續的教學能量。智慧導入:採購並示範 AI 聽診連續呼吸監測設備系統,推動智慧急救認知與臨床驗證。獎勵機制:試辦「韌性醫療任務貢獻津貼」,以強化醫護留任意願,改善偏鄉醫療人力環境四大核心目標。
花蓮縣醫師公會指出,期盼透過此計畫,使每位基層醫師都能成為「醫療韌性節點」,共同支撐東部偏鄉的醫療安全網。未來也將持續整合政府、醫療院所與各界資源,為落實「健康台灣」願景努力,期待讓國人更健康、國家更具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