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 守護傷友健康 花蓮慈院一條龍義診暖心登場

花蓮慈濟醫院於3月29日舉辦「東區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聯合門診」,透過一條龍式的義診服務,集結不同科別專家,讓行動不便的脊髓損傷病友無需來回奔波,一次就診即可獲得完整的醫療照護。此外,醫院門診走廊更化身為畫廊,展出37幅病友畫作,藉此鼓勵患者以正向態度面對人生挑戰。
脊髓損傷病友相較於其他肢體障礙者,因神經性因素可能衍生出多種健康問題,包括肢體疼痛、膀胱與腸胃功能障礙、褥瘡及神經痛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為解決這些難題,慈濟醫療法人副執行長郭漢崇醫師於2023年成立「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並在花蓮、臺北、台中、大林慈濟醫院成立專業醫療團隊,透過聯合門診提供跨科別的整合性治療。
此次於花蓮慈院舉辦的年度首場東區聯合門診,邀集神經外科蔡昇宗主任、骨科陳林睦醫師、復健科楊士賢醫師、腸胃內科劉作財醫師及泌尿科陳聖復醫師,為來自花蓮及臺東的三十多名病友提供診療。
為了讓居住於萬榮、鳳林等偏遠地區的病友也能參與此次義診,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專員楊曜蓮特別協調復康巴士增班,確保病友順利抵達醫院。此外,花蓮慈院腸胃科醫師劉作財在門診前舉辦「久坐便秘」健康講座,針對脊髓損傷患者常見的排便困難問題,提供預防與治療建議,幫助病友改善日常生活。
現年19歲、就讀慈濟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一年級的李恩筠,16歲時因墜樓受傷導致頸椎損傷,經花蓮慈院治療與復健後重拾生活信心。在老師與醫院志工的陪伴下,她努力考取慈濟大學,並持續接受神經痛、便秘及排尿功能的相關治療。她表示,這次的免費義診對於學生而言不僅能減輕醫療負擔,更能與病友交流,分享彼此的復健經驗。
資深脊髓損傷病友林國堂,不僅是此次義診的受益者,也是即將舉辦畫展的四位畫家之一。他自學繪畫並經營廣告社,然而1989年因懸掛廣告看板不慎摔傷腰椎,導致行動受限。然而,透過持續復健,他從輪椅逐步進展到使用單支拐杖行走。
林國堂表示,脊髓損傷病友隨著年齡增長,除了面對原有的健康問題,還可能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因此慈濟醫院提供的專業醫療資源極為重要。義診不僅減輕病友就醫困難,也讓他們獲得更全面的健康管理。
此外,4月1日起,花蓮慈院大愛樓走廊將展出「大愛有您‧脊刻出發」病友畫展,展期至年底,展出四位病友共計37幅畫作,向社會大眾傳遞勇敢與希望,展現藝術療癒的力量。
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專員楊曜蓮表示,東部地區的醫療資源相較西部較為匱乏,脊髓損傷病友因行動不便,出門就醫更是一大挑戰。因此,花蓮慈院每年規劃兩次聯合義診,透過多科別合作,幫助病友獲得更完善的醫療照護。未來,醫院將持續推動相關計畫,讓更多病友受惠,共同邁向更健康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