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護理師生赴泰國實習:縫合、泰拳、義診全體驗

慈濟大學護理學系李彥範老師於1月12日至2月13日,帶領10位護理系同學前往泰國進行實習交流。期間,他們參訪了詩納卡林威洛大學(Srinakharinwirot University)和馬希竇大學(Mahidol University),參與社區醫療和慈濟義診等活動,深入體驗泰國獨特的醫療文化。
國際護理實習課程是慈大護理學系的特色之一。修課學生需先完成「國際護理概述」和「國際健康議題」等課程,培養國際視野和英語溝通能力,方可參加實習。透過此課程,學生能了解不同國家的醫療體系和護理模式,對未來有志於國際機構工作或海外交流的學生尤為重要。
護理系三年級學生謝宜軒表示,完成相關課程後,她對台灣的醫療體系和健保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並能與其他國家的護理學生進行專業交流。此次實習讓她見識到不同的醫療環境,為未來可能的海外護理工作做好準備。
泰國與台灣在文化和醫療環境上存在顯著差異,導致護理工作內容有所不同。例如,泰國醫師人手不足,護理師需學習縫合技術;產科實行24小時母嬰同室,無嬰兒室設置;部分護理學校將泰拳納入訓練課程,以增強學生的身心素質和自我防護能力。詩納卡林威洛大學特別安排了模擬傷口縫合和泰拳體驗,讓慈大學生親身感受跨文化護理的差異。
在參訪護理之家和參與社區實習期間,學生們觀察到泰國的護理機構環境多樣,從高級度假村式的護理之家到依賴捐款運營的長者安養中心,無論設施如何,護理人員都展現出極大的熱情和耐心。泰國的安養機構特別注重休閒活動和空間規劃,給台灣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在社區實習中,護理師不僅進行基本的健康檢查,還為居民制定個性化的運動計劃和健康方案。護理系三年級學生吳竑霖表示,泰國護理師的用心與創意,展現了對居民健康的關懷,啟發他重新思考台灣社區護理的實踐方式。
慈濟泰國分會自2015年起為難民營提供義診服務,慈大師生也參與其中。對於這群20歲出頭的年輕人而言,這是他們首次近距離接觸難民。有些同學協助抽血,大家都感到能運用護理專業幫助他人非常開心。對比難民的處境,他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