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淑貞偕團隊分享「客語在地化」

吉安鄉客籍人數為全縣之冠,也成為客家文化傳承之地,鄉公所獲得客委會挹注、執行推動「以客語為通行語」計畫年年評比獲得佳績。近日,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於公所親民堂舉辦「客庄語言發展綜合座談會」,由詹益梁副處長率領15位客語推行委員參與,聽取公所的推廣成果報告,並與客語推動工作小組和村長們深入交流。
鄉長游淑貞表示,公所自108年至113年間,透過一系列社區營造、校園教育及活動策劃,讓客語深植於日常生活中。例如舉辦夏令營、客話講故事競賽,將客語融入戲劇與藝術創作中。廣納語言、藝術、創客等學有專長的客籍講師進駐樂活站、青年社團,並邀請培訓曾獲本縣客語文競賽佳績之大專青年,回鄉參與夏令營協作工作,厚植客語推動軟實力,使老中青三代參與之學員在寓教於樂中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積極推動「𠊎講客」店家標章,鼓勵商家以客語服務顧客,同時透過設置客語角落與出版華客雙語小冊,營造友善的客語環境。
宜昌村長黃志源分享32家支持雙語企業的客語店家故事-「𠊎講客」店家故事彙編成書的經驗,猶如記錄客家遷徙故事,且感謝公所給予經費支持及協助完成訪談,店家均表示希望下一代也會講客話。強震後很多店面歇業,宜昌村的店家卻因「𠊎講客」的語言差異化服務,溫暖了顧客的心。吉安村長田秀鳳表示與先生都是客家子弟,對社區客語推展有責任與使命,推動過程中感受公所團隊全力支援,讓創新的好點子能付諸行動,才有今日成績斐然。勝安村長陳羿華和慶豐村長王淑娟則認為,多元族群應相互欣賞,共同推進文化融合。
游淑貞表達對客家事務處及與會委員支持的感謝,並表示要能獲得客委會的資源挹注實屬難得,公所將持續放大推廣效益,為其他社區樹立表率。同時,在多元族群融合的環境中,不僅致力於推廣客家語言,還扎根原住民族語言與閩南語的學習,展現對多元語言文化傳承的承諾,所有努力在在體現出鄉內促進族群共融與文化傳承的深遠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