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議員實地考察「高效能廚餘處理場」

縣議員實地考察「高效能廚餘處理場」

    花蓮縣自民國108年1月10日公告禁止廚餘養豬起,至今已近6年,率先全國以「高效能廚餘處理廠」進行廚餘去化工作。為了解現場執行狀況,今(2)日花蓮縣議員胡仁順、議員張美慧、林則葹、黃馨、黃玲蘭、鄭寶秀、蔡依靜、簡智隆、林源富、迪布斯顗賚等人,前往鳳林鎮之環保科學園區高效能廚餘處理場進行實地考察,提出成品把關與檢驗、流向與領取、政策檢討等問題,要求環保局改善與檢討。AA-1202170152546_1729e.jpg
    目前高效能廚餘處理廠可產出「固態有機質肥料」與「液態土壤改良劑」,其中「固態有機質肥料」領有肥料登記證,且成分較爲穩定,「液態土壤改良劑」則是重要的肥分-氮磷鉀長期檢驗皆不足,且現場看確實漂浮油脂。這些有機質肥料與土壤改良劑皆開放民眾領用,在環保局自製自送的情況下,無第三方公正單位控管,難以有效管理品質。AA-1202170152629_c3928.jpg
    目前農業處僅管理市售有機肥料,但無納管環保局以廚餘製成之有機質肥料。農業處表示,將會討論相關管理辦法知研擬,以納管固態有機質肥料,但液態之土壤改良劑未領有肥料登記證,無法稱為肥料,無法納管。胡仁順表示,這就可以說明民眾為何不喜歡使用液態土壤改良劑,因為氮磷鉀都不足,又會傷害土壤,民眾與農民都覺得不好用。
    胡仁順指出,包括固態有機質肥料在112年由特定單位領取全年出產噸數的37%(共455.68公噸),同一單位在今年1-9月又領取了同期總出產噸數75%(共1317.32公噸)之肥料。該特定單位與另一農民於112年領取佔總噸數72%之液態土壤改良劑,今年則與花蓮市清潔隊共同領取74%。
    胡仁順表示,這些成品幾乎都流入同一農民手上,但該農民之農地在稽查後多次被發現囤積問題,卻仍讓其不斷領取,嚴重排擠其他需要的農民。甚至還有讓花蓮市清潔隊載走的,不知道花蓮市一年需要293.44公噸的土壤改良劑是用在哪裡?

-------------- ↓請繼續閱讀↓--------------

    胡仁順認為,花蓮的廚餘處理廠從興建、運行、保養、維修、更新設備等,幾乎花費上億公帑,但僅能處理花蓮市、吉安鄉、萬榮鄉三地的家用廚餘,僅佔總家用廚餘量的65%,事業廚餘還要自行找廠商處理,甚至連飽受廚餘處理廠污染困擾的鳳林鎮也要自行掩埋廚餘,運行效能非常低。
而且多年來沒有廠商願意續標,每年都是新的廠商從頭再來,經驗與技術無法延續,導致一直無法順利營運,還有成品的成分也有問題、產生各種空氣與水污染、甚至衍生法律問題,又是一個花大錢買問題的案例。請縣府好好檢討高效能廚餘處理廠的存續問題,不要為了面子之爭,意氣用事,浪費人民納稅錢又達不到該有的意義。

Image

每日提供花蓮最新即時新聞,滿足大眾知的權利。
另外服務項目有電視牆廣告 網路行銷規畫 工商簡介 動態攝影等歡迎大家前來詢問。
由成真整合有限公司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