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嘉賢提案:以動畫重現太魯閣之美,打造震後觀光新契機

針對太魯閣地震後的毀損以及短期內難以全面開放的現況,花蓮縣議員魏嘉賢近日提出一項創新復興計劃:結合國內外知名動畫,以動畫形式重現太魯閣的壯麗景致,並搭配專屬觀光巴士與主題景點串連,讓太魯閣在全球觀光市場中持續發光,為未來全面開放做好鋪墊。
魏嘉賢表示,花蓮的自然景觀是世界級的瑰寶,特別是太魯閣峽谷這樣的獨特地貌,即使受到地震影響,依然讓人驚艷。然而,由於恢復過程需要時間,短期內難以帶來實質的觀光效益。與其等待,不如以動畫形式主動出擊,讓太魯閣的美被永久保存,同時推廣至更廣泛的受眾。
「我們可以參考日本高千穗町與《推しの子》動畫合作的成功案例。他們透過動畫吸引了大量年輕遊客,也讓地方故事與文化傳播至全球,這正是我們可以借鑑的方向。」
打造震後觀光體驗的三大策略
動畫化重現太魯閣景觀
聯合國內外知名動畫工作室,將太魯閣的峽谷、瀑布、步道等標誌性景觀融入動畫場景中,展現壯麗自然的同時融入花蓮在地文化故事,包括原住民智慧與地震復興歷程,展現花蓮堅韌的靈魂。
2. 推出專屬觀光巴士與串連路線
打造與動畫聯名的主題觀光巴士,外觀設計結合動畫角色與太魯閣景點特色,內部搭載角色語音導覽及主題音樂,增添遊覽樂趣。
巴士路線將串連太魯閣國家公園、七星潭等地,讓遊客一站式感受花蓮的獨特魅力。
3. 設置動畫主題景點與推廣活動
在主要景點設置動畫主題拍照區,吸引年輕人打卡分享,提升花蓮的網路曝光度。
同時推出限量聯名商品,包括角色紀念品、動畫明信片,並結合花蓮特產,進一步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魏嘉賢強調:「動畫不只是影像作品,更是一種情感連結的媒介。透過動畫的力量,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太魯閣的壯麗之美,並在心中埋下一個期待:等到景區重新開放時,一定要親自來看看。」
他認為,動畫不僅可以保存太魯閣美景,還能為震後觀光創造醞釀期,並在未來修復完成時轉化為觀光熱潮。
「震後重建,不只是修復設施,更是重燃人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魏嘉賢呼籲縣府積極參與這項計劃,結合地方文化與創意,打造一個專屬於太魯閣的動畫品牌,並邀請動畫產業及相關企業合作,共同將花蓮的自然之美傳播至全球。
魏嘉賢相信,若計劃執行得當,不僅能為花蓮帶來新的經濟效益,更能吸引年輕族群,提升花蓮的國際形象,成為震後復興的成功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