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位質感大升級!攤商美學課程圓滿落幕 為「2025太平洋南島聯合豐年節」提前暖場

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今(4)日於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舉辦第二場「攤商美學培訓課程」,吸引超過70位在地攤商熱情參與。課程採密集式教學設計,融合實作演練與一對一專業指導,協助攤商強化品牌識別與攤位陳列技巧,提前為「2025太平洋南島聯合豐年節」暖身,展現花蓮原民市集的嶄新面貌與文化競爭力。
本次課程強調實地操作,學員需現場完成攤位設計與商品陳列,並由專業講師根據產品屬性、空間配置與風格定位,提供即時建議與調整方向。課堂中可見原住民美食、手作文創與農特產品交織的創意巧思,攤商們透過學習與實作展現對品牌經營的用心,實踐美感與文化共融。
原住民行政處表示,此次課程為回應三月初階課程廣受好評而特別規劃的進階訓練,透過半天密集演練與即時回饋,大幅提升學員的實務應用能力。許多學員已將課程所學應用於近期大型活動中,如「2025花蓮縣第19屆縣長盃原住民傳統射箭賽」及「2025布是藝術節」,全新風格的攤位不僅吸引目光,更有效提升業績,成為市集亮點。
為鼓勵攤商持續進修、提升競爭力,凡完成本次課程並取得結業證書者,未來將可優先參與花蓮縣政府舉辦的市集行銷活動,並於「2025太平洋南島聯合豐年節」攤商評選中獲得加分資格,爭取更多曝光與合作機會。
花蓮縣原住民行政處處長馬呈豪(Malay Boya)指出,開辦課程的核心目標在於提升市集質感與攤商經濟效益,不僅傳授技巧,更希望帶領攤商重新認識品牌、文化與市場間的關係。他強調:「市集不只是買賣場域,更是文化交流與故事傳遞的現場。」
花蓮作為多元族群共融的城市,市集中不僅有原住民族,也包含客家、漢人等群體共同參與。面對多樣文化的交匯,攤商更須具備文化敏感度與視覺美感,打造獨特的攤位風格與故事力。「攤商美學課程」正是回應在地發展需求而生,縣府期望透過系統化訓練,協助業者強化文化包裝與顧客互動能力,讓每位攤商成為「在地文化大使」。
馬處長也表示,未來原民處將持續攜手攤商推進多元課程,包括「品牌IP化」、「跨平台銷售」與「社群經營」等進階主題,幫助攤商掌握數位行銷新趨勢,打造「有靈魂、有溫度、有故事」的文化市集,提升花蓮市集的整體市場競爭力與文化魅力。
他最後勉勵所有參與者:「讓我們以微笑出發,用文化打動人心,用行動開創未來。」並以「共學、共行、共創」作為願景,期許攤商持續學習、創新,從花蓮出發,走向全世界。
此外,備受矚目的「2025太平洋南島聯合豐年節」將於7月18日至20日,在花蓮德興大草坪盛大登場,攤商報名現正開放中,截止日期為5月21日(星期三)下午5點,採線上申請方式辦理。詳細資訊可至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官網或「太平洋南島聯合豐年節」Facebook粉專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