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聚焦2050永續目標 推出全球首創個人碳權獎勵APP

花蓮縣政府昨(21)日舉行「花蓮淨零起飛,邁向2050」記者會,宣布推出全球首創的「淨零花蓮APP」。此APP結合個人碳帳戶與低碳行動,用戶透過日常減碳行為如蔬食、爬樓梯、騎單車、搭大眾運輸等,最高每日可累積2.2公斤碳權,並能參與碳交易與物品兌換。首年提供50噸碳移除碳權,並設置16家負碳商品推廣點,倡導低碳生活,讓淨零行動成為全民日常。
記者會在小天地幼兒園幼童的活潑舞蹈表演中揭幕,氣氛輕鬆熱鬧。縣長徐榛蔚表示,此APP將數位技術與永續理念結合,讓每位市民都能透過行動累積碳存款,實踐「永續是花蓮的日常」。縣府自111年起推動淨零行動,從教育普及碳足跡概念到落實「吃在地、用在地」,全力打造淨零花蓮。
環保局長饒慶龍表示,今年提供的50噸碳移除碳權,讓民眾體驗碳交易的實際運作。同時,全縣將設立16家負碳商品推廣點,鼓勵選購碳標籤商品,並透過優惠券兌換或公益轉贈等方式激勵低碳行為,推動花蓮的淨零旅遊邁向國際舞台。
長慧環境科技公司總經理潘秉宗指出,花蓮在跨局處合作與全民參與下,取得了令人驚艷的減碳成果。2023年,花蓮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從2005年的1,179萬噸降至541萬噸,減幅達54%,遠超聯合國建議的42%減量目標。
與國立臺北大學教授李堅明合作開發的「淨零花蓮APP」,不僅讓民眾累積碳權,還能進行優惠券兌換或捐贈,實現「做環保、享回饋、行善事」的多重價值。李堅明表示,這是全球第一個將個人碳帳戶與生活結合的行動APP,讓減碳行動既簡單又有趣。
花蓮縣以「點線面」系統化策略推動低碳發展,從基礎建設的「點」、低碳旅遊路線的「線」,到整體縣域永續的「面」,全力實現淨零目標。同時縣府攜手企業與社區推動能源微電網建設、碳匯發展及循環零廢棄等行動,塑造「山海之間,超頻花蓮」的全新形象。
記者會貴賓雲集,包括全家便利商店協理蕭大誠、亞泥公司首席副廠長陳志賢、台泥公司資深副理馬楷崴、中華紙漿副主任陳韋志等企業代表及花蓮縣地方首長、學界專家等,共同見證花蓮邁向永續未來的重要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