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警察局啟動「溫暖光復」勤務 深入災區宣導防詐防竊、守護災後安全感

針對日前花蓮縣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導致多處地區嚴重淹水、民宅受損,花蓮縣警察局自10月7日起正式啟動「溫暖光復」勤務專案,結合刑警團隊的反詐騙與肅竊專業,深入一線災區,強化社區巡邏密度,並透過面對面溝通與暖心關懷方式,主動向災民宣導防詐與防竊資訊,全面提升民眾在災後的安全感與信任感。
縣警局指出,災難過後,正是犯罪集團蠢蠢欲動之時。有民眾通報,在光復災區內疑似出現可疑人車活動,甚至有宵小趁夜潛入受災民宅行竊,或假藉捐款、補助等名義進行詐騙,讓不少災民在重建壓力之餘,更添不安。
為即時防範災區二度傷害,縣警局規劃「溫暖光復」勤務專案,結合刑事警察大隊、地方分局交通、派出所警力,主動深入災情最嚴重地區,實施「人員訪查」、「巡邏強化」及「宣導關懷」三合一勤務模式,提升災後社區治安防護力。
花蓮縣警察局局長陳百祿表示,警方不僅要打擊犯罪,更要在災民最需要支持的時刻,站在第一線守護安全。他強調,此次勤務一方面將加強制服警力在光復鄉及周邊地區的高頻率巡邏與定點駐守,有效嚇阻宵小及可疑分子靠近;另一方面,也透過刑警深入社區,以親切方式向災民宣導「防竊、防詐、防騙」三大重點。
在防詐部分,警方特別提醒民眾防範近期常見的「假捐款」、「假補助申請」以及「冒充政府人員審核災後援助」等詐騙手法。警方呼籲民眾切勿將個資、帳戶或存摺資料提供給陌生人,若有疑問應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證。
警方也發現,部分歹徒利用網路社群平臺散播假消息或誤導性連結,誘導災民點擊後進入釣魚網站,或進一步騙取捐款。對此,警方建議,所有有關捐助、補助與物資發放的資訊,應以縣政府、鄉公所或合法慈善機構公告為準,不要輕信網路留言或私人訊息。
此外,警方亦針對尚未返回家園的災戶區域,加強夜間巡邏與定點守望,降低空屋遭竊風險。 縣警局表示,未來將視災區復原狀況持續調整勤務配置,並主動與地方社區幹部、志工團體密切合作,共同建立守望網絡。警方承諾,「只要災民還在重建路上,警察就在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