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四季好頻」秋季市集原民工藝與特色美食熱鬧心中山公園

為推廣花蓮部落文化並促進部落經濟發展,花蓮縣政府於8月30日至31日,在台北心中山線形公園南區舉辦「2025花蓮原年四季好頻」特色市集。本次市集以「秋─部落工藝.時尚風格」為主題,邀集了來自花蓮的30家原住民攤商,展示部落手工藝品與道地美食,吸引了大量民眾前來參與,現場氣氛熱鬧非凡。
這場市集融合傳統工藝與當代設計,特別展示了花蓮原民工藝職人們的精湛技藝。其中,石雕工藝師劉金德老師現場展出其精美的石雕作品,向參與者展示了傳統工藝的無限魅力。每一件作品都蘊含著族群歷史的延續,承載著代代相傳的文化記憶。石材、漂流木、竹籐等天然素材在工藝師巧手轉化下,變成了既具藝術價值又兼具實用功能的服飾、包包與精美配飾。這不僅是一場視覺的饗宴,更是對傳統智慧與現代設計的完美交融。
市集期間,特別設有「職人手作工作坊」,由太魯閣族工藝師彼得洛‧烏嘎老師親自指導短笛DIY體驗。彼得洛老師表示,能夠在台北與大眾分享族人技藝與故事,他深感榮幸。透過這樣的交流,都市民眾不僅能親手體驗部落工藝,還能更加理解其中深厚的文化內涵。他強調,文化傳承需要代代延續,這不僅是對技巧的學習,更是讓人深入體會原住民對自然、材料與生活的尊重與熱愛。
除了精美的手工藝品,市集還設有來自花蓮東大門夜市的代表性美食攤位,如白帶魚捲、檸檬汁、蛤蜊波特和香嘟論竹筒飯等,為台北的市民提供一場味蕾的饗宴。這些道地美食不僅讓民眾品嚐到花蓮獨特的風味,也讓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感受到花蓮部落文化的溫度與熱情。
許多參與市集的攤商表示,這次能在台北心中山公園展示花蓮的文化與工藝意義非凡。不僅能夠在都市中獲得更多的曝光,也能透過現場交流,將部落的故事與價值傳遞給更多人。這樣的平台不僅是文化推廣的重要途徑,也為部落經濟注入了新的動能。
此次市集的一大特色是花蓮縣政府特別邀請了花蓮的美學老師前來,對參展攤商進行專業指導,協助攤商提升品牌形象與展示技巧。美學老師提供了從產品陳列到品牌故事的輔導建議,讓攤商能更有效地向民眾傳遞部落文化的深度與美感。
知名網紅楊楊也親臨現場,並分享了自己親手製作太魯閣族短笛的過程。他表示,這次的活動讓他有機會深入了解花蓮部落的文化,不僅是手作的體驗,更是心靈上的感動。他分享道:“邊聽文化故事邊完成作品,真的很有感覺。”
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處長馬呈豪(Malay Boya)指出:「這些市集不僅是文化推廣的平臺,也是讓部落匠人和年輕創業者找到新機會的重要契機。透過這樣的活動,我們希望將花蓮的故事帶到每個角落,讓更多人認識、理解並珍視這片土地與其獨特的文化。」並誠摯邀請大家持續關注「花蓮原年四季好頻」系列活動,並親自走進花蓮、走進部落,發現原住民族文化的無限可能。
台北捷運公司董事長趙紹廉也指出,非常感謝花蓮縣政府再次率領原住民族攤商北上,在台北心中山公園(南區)舉辦市集活動。此次合作不僅讓市民能近距離感受花蓮原住民族的文化與美食,也讓心中山公園成為展現多元族群特色的重要舞台。透過縣府的積極推動與攤商的熱情參與,讓都市民眾更加認識花蓮原住民族產業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