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不能只靠熱血! 內政部推動山域管理機制 強化「負責任登山」遏止違規行為

登山不能只靠熱血! 內政部推動山域管理機制 強化「負責任登山」遏止違規行為

近期多起山域事故接連發生,凸顯部分登山者輕忽天候變化、裝備準備不足、未落實安全自負觀念,不僅危及自身安全,也動用大量搜救資源。對此,內政部已責成國家公園署、消防署及空中勤務總隊研擬「國家公園入山管理及山域救援精進作為」,並將提報行政院召開跨部會協商,從制度面強化山域管理與救援應變,同時提升國人登山素養與環境認知,導入相關規範與罰則,並研議推動使用者付費制度,以遏止不負責任的登山行為。

636fe9e1-e5a7-411d-9936-fe25ed22a7d1_7a29e.jpg

根據統計,截至113年,全國違反各縣市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案件共195件,裁罰金額超過201萬元;違反《國家公園法》之登山相關案件更高達781件,裁罰總額近160萬元。內政部指出,登山及山域活動涉及多部會權責與法規,包括教育部體育署、交通部觀光署、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以及內政部轄下的消防署、警政署、國家公園署與空中勤務總隊,須進行全盤性整合與規範。

e71d59b0-9f2d-418e-be78-a1cd77325892_cdec5.jpg

為此,國家公園署已於今(114)年3月召開兩場「山域活動一致性規範研商會議」,廣邀相關部會、登山社團與專家學者共同參與討論。會中各界普遍支持建立全國一致的登山活動管理機制,包括使用者付費、登山保險制度、違規裁罰、搜救勤務調度、活動申請流程與安全教育等議題,皆列為後續提報行政院跨部會協商的重點。

內政部也同步強化管理與服務措施,國家公園署將開發整合型入園APP,提供即時天候資訊、步道地圖、報平安功能,並投放登山安全教育圖卡,登山者位置亦可自動定時回傳至守護平台,提高事故發生時的救援效率。

此外,針對違規行為如擅自變更路線、違規紮營或個人行為導致安全疑慮與資源浪費者,將依法裁罰,情節重大者最重可禁止申請入園三年,以落實「負責任登山」原則,降低山難風險。

內政部再次強調,「山林開放」是促進全民親近自然的重要政策,但開放不等於放任。每位登山者都應以尊重自然、珍惜生命的態度規劃行程,確實評估風險、準備裝備、登錄資訊,並與留守人保持聯繫,才能共同打造安全、友善的登山環境。

-------------- ↓請繼續閱讀↓--------------

-------------- ↓請繼續閱讀↓--------------

Image

每日提供花蓮最新即時新聞,滿足大眾知的權利。
另外服務項目有電視牆廣告 網路行銷規畫 工商簡介 動態攝影等歡迎大家前來詢問。
由成真整合有限公司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