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農村首例微水力電網誕生 為台灣綠能開創新頁

   位在台電初英水力發電廠尾水端的吉安鄉初英山社區,利用吉安圳進行微水力發電試驗,水土保持局於108年度營造「在地微型水力產業鏈」,輔以自主研發、自電自用、農村創業基地、社區微水工班等概念,如今已具雛形,今天盛大發表,也為台灣綠能開創新頁。
 花蓮吉安鄉南華村居民從2014年利用吉安圳支圳展開微水力發電實驗,2017年獲得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協助,以農村再生計畫經費讓居民雇工購料,發展出簡易發電應用模式,並正式對外發布。台灣電力公司為了協助圳路微水力計畫更具備發電與應用效益,2020年2月開始,投入專業技術人力,補足「最後一哩路」,不僅量化出設備規模、預算、發電能量,並可實際運用於社區食農與綠能教育,並作為社區公益防災電能,成為台灣農村首例微水力電網。
 花蓮農村矽谷實驗室創辦人洪健龍及福慧有機農場主人梁紹強等為發展微水力發電,不僅量化出川流式微水力發電設備規模、預算、發電能量,實際運用於社區食農與綠能教育,更作為社區公益防災儲備電能,讓初英山福慧有機農場成為臺灣農村首例微水力電網運用模式,極具重大指標意義。

0924-02.jpg
 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長陳淑媛說明,初英山社區福慧有機農場的微水力電網只是起步,更期待未來能與台電共同推廣至全臺灣合適的農村社區,讓這項地方創生模式成為開路先鋒,吸引更多專業領域人士投入研究,使微水力小兵立大功,在全台具有圳路或水資源的社區發展運用,為台灣綠能開創新頁。
 台電公司東部發電廠廠長李重億表示,台電公司從2020年2月開始成立「小水力推動小組」,花蓮地區執行了三項計畫,目標都是協助民間推動微水力計畫與綠能教育,「福慧有機農場」是台灣首例農村微水力電網運用模式。未來將把相關設備、預算、發電能量等數據公布於台電官網與「花蓮農村矽谷實驗室」網站,提供其他社區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