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還水於河種植省水稻增加生態基流量 九河局為富里鄉鱉溪找溪望

鱉溪在枯水期常有生態基流量不足的問題,為了恢復河川生命力,九河局繼還地於河後,今年透過跨域合作及在地農民參與,今年推動還水於河,將復興橋下原河川公地的水田轉為水稻省水栽培實驗田區,藉由公私協力增加枯水期的生態基流量,為鱉溪生態找溪望。

九河局局長謝明昌表示,還水於河種植省水稻的想法在去年鱉溪流域管理平台提出後,交由在地社區討論出具體可行的方案,獲永豐村農友們的支持及熱情參與,今年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跨域合作,提供稻種為水稻品種(台梗4號)及省水栽培技術,省水稻栽培實驗田區種植總面積為1.531分,分成三塊田區,一區平常澆灌,另外兩區置放水表監測,經由控管水量,試驗水稻種植狀況與收成,評估省水稻之可行性,先以一年一期為目標,紀錄觀察省水稻的種植情況與產量。省水稻栽培實驗成功後,也將推廣水稻節水概念,將節省出來的水回歸鱉溪來增加生態基流量。
   九河局表示,3月18日還水於河的跨域共學,特別邀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組長陳永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副處長王怡靖、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徐仲禹、花蓮農田水利會股長黎碧宏、花蓮縣富里鄉公所課長陳培仁等共同參與及交流,並由村寶級81歲長輩帶領富里國小學生進行補秧,及邀專業講師環境教育,藉由溪流河畔生態教育解說,讓在地孩子們更認識家鄉環境及共同為恢復溪流生態的認同感。

九河局進一步說明,繼去(108)年推動建立鱉溪流域管理平台並推動還地於河後,今年繼續落實推動平台討論的共識,包括還石於河、還水於河及還魚於河。還石於河部分,主要在鱉溪豐南堤段設施改善工程,運用石梁工法重建鱉溪河道的骨架,以及重建河道的護甲層。還水於河部分,先在鱉溪復興橋下河川公地的水田轉為水稻省水栽培實驗田區,期待試驗成功後進行推廣,真正達到增加枯水期生態基流量的還水於河目的。還魚於河部分,則是在去年由地方營造的Timolan生態田區,復育在地瀕危的菊池氏細鯽等魚種,俟數量增加後回歸鱉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