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與疫情共伴 創造安心旅遊環境

    新冠疫情自5月中爆發以來,在三級警戒解除狀況未明,以及疫苗施打仍未普及的情況下,以觀光立縣的花蓮,面臨的不只是如何在疫情下尋求兼顧觀光生機與防疫措施的作法,長遠來看,在日趨極端的自然環境與生物變異無可掌握的情況下,「與病毒共存」可能是未來人類生活的一種常態;而新冠肺炎的疫情正可以讓我們思考未來觀光產業與「病毒」共伴的「安心旅遊」環境,在此有些想法與大家分享。
    首先是如何讓民眾安心出遊,從2020年以來的新冠疫情,一個明顯的觀光趨勢便是出遊的方式由團體走向自由行,因此如何提供團體與自由行旅遊的安心服務便是很重要的課題,建議將團體旅遊的對象不管是以「宗教」(進香團)、「學校」(畢旅)等團體,或以「遊程型態」為主的團體旅遊轉變成個別式遊程的。整體團體旅遊的出車可將一台遊覽車(原四十人座)控制在20人以下,進而增加遊覽車出車數量,此外,每台車不可混搭與共餐;另自由行旅遊的部分,公部門可提供更客製化訊息(如風景區即時人流訊息、餐飲預定服務),進而延伸至其他住宿、購物、活動參與等訊息提供。
    再者觀光與數位科技的結合,過去觀光在數位科技的應用多著墨在觀光資訊提供或數位交易應用,需要思考如何提供遊客在「體驗」上的反應,例如整合在地觀光業者(景點、伴手禮、住宿、餐飲),提供「訂閱式」服務,將遊客轉變成常客;或是提供線上體驗遊程,例如開設在地伴手禮製作課程並製作體驗包搭配完成伴手禮宅配至遊客手中,讓遊客產生旅遊印象。
另外與客人零接觸的觀光應用,推廣強化數位交易的意願,提供數位交易給遊客的實質旅遊優惠-如消費折扣或里程獎勵可利用手勢控制減少觸摸或人臉辨識的入住應用等,公部門可以幫忙開發這些應用,協助觀光旅遊業者,提升民眾出遊意願。
    最後是創造「在地性」的品牌思維,在自由行旅遊增長的情況下,遊客可以在當地得到什麼?因此,必須創造在地的「品牌故事」,將這些故事轉變成個性行程。如2020年12月,台灣好基金會與屏東縣潮州鎮的返鄉青年,推出快閃遊程「潮.生活.旅行」。這個原本偏僻,無人知曉的遊程藉由10條路線,每團上限20人,沒想到遊程爆滿。因此,如何兼顧安心與旅遊特色,這點會是未來經營在地觀光的重要關鍵。抗疫尚未成功,業者仍須努力,期盼疫情能盡早紓緩,一同努力找到新商機。

    文/花蓮縣觀光旅遊民宿協會理事長林文松

↓請繼續閱讀↓

求職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