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失智症會有記憶流失或攻擊行為 醫師:作息正常,用藥越簡單越好

    截至2019年底,台灣65歲以上高齡人口已達總人口比例15.28%,隨著人口老化,失智症患者愈來愈多,伴隨其認知/自理功能退化的同時,許多患者會合併行為精神症狀,使照顧者心力交瘁,然而失智症長者對某些藥物特別敏感,使得用藥原則在失智症患者身上特別重要。

↓請繼續閱讀↓

    曾擔任會計長達30多年的美玉(化名),從她52歲後便容易算錯帳,也因此而提前退休。退休後不久,家人慢慢發現她常常詞不達意,甚至答非所問;53歲時更開始重複問話與命名困難,例如知道冰箱功用是儲存食物,要用電,東西放進去會變涼,但她就是講不出「冰箱」這兩個字,家人因此帶她去醫院就診,然因不願回(複)診,而使藥物成效不佳。去年6月,家人因為她的行為精神症狀,下定決心送她到醫院日間病房,可惜又因為攻擊行為而離開。不幸的是,她的精神症狀持續惡化,開始拒藥,而且在家中有攻擊怪異與干擾行為,於是接連在兩家醫院的急性病房治療,可惜她住院後表情呆滯,不語且不理會他人,對服藥配合度差,還經常走錯病房及躺其他人床位,經醫師和家屬討論後轉至玉里醫院進行評估。
↓請繼續閱讀↓

    入院後,醫師發現這位長輩併用多種藥物,還使用好幾種可能惡化認知功能的藥物,便簡化用藥,只用單一種為主線用藥但稍調高其劑量,當簡化藥物逐漸發揮效果後,她逐漸能配合進食服藥與身體清潔,日夜節律正常,而且未再出現攻擊、怪異與干擾行為。家人看見她的明顯進步,同意出院轉門診治療,之後轉到老人長照中心安置,她的先生與子女,終於可以放心了。
    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陳其翔醫師表示,抗膽鹼藥與BZD等一般精神病患常用的藥物,都會惡化失智個案的病情與認知功能,而某些止痛藥與胃藥也會有類似副作用,因此治療失智症個案,首重非藥物治療,即使不得已一定要用藥,也是越簡單越好,同時依循低初始劑量和緩慢調藥為原則(start low, go slow),如此一來,大多數失智患者的行為精神症狀可以獲得較有效的控制,使得家人不再心力交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