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獲頒世界原住民族高等教育聯盟多項榮譽獎項
2025年世界原住民族高等教育聯盟(WINHEC)於紐西蘭奧克蘭盛大舉行,多位在語言復振、文化傳承與教育服務領域具卓越貢獻的臺灣原住民族代表與教育工作者獲得提名並角逐榮譽獎項(Circle of Honours)。經過國際委員會的嚴謹審查,來自加拿大、紐西蘭、澳洲、挪威薩米、夏威夷、阿拉斯加及臺灣的多位原住民族代表均榮獲肯定。

三位臺灣耆老獲頒「原住民族智慧耆老」(Elders of Indigenous Wisdom)殊榮,以表彰他們終身致力於傳統知識傳承與文化復振,分別為:
- Amalanamahlʉ Salapuana 游仁貴(拉阿魯哇族)
- Lowsi Rakaw 黃長興(太魯閣族)
- Mo’o E’ucna 摩奧・悟吉納(鄒族)
Amalanamahlʉ Salapuana 游仁貴:現代拉阿魯哇語之父
游仁貴先生長期投入拉阿魯哇語的復振、文化重建及知識傳承,貢獻深厚。自1990年代起,他便與學者及教育工作者合作,開發教材、編纂字典,並建立拉阿魯哇語音及正字系統。他參與《拉阿魯哇語學習手冊》編寫及師資培訓,奠定語言進入學校與社區教育的基礎,因此被譽為「現代拉阿魯哇語之父」。此外,他領導社群恢復拉阿魯哇族最重要的神聖儀式—聖貝祭(Miatungusu),重新將儀式知識、精神價值及口述傳統帶回族群生活。2014年拉阿魯哇族獲政府正式認定為臺灣第15個原住民族,他在正名運動中亦扮演關鍵倡議者。目前他以文化大使及顧問身份持續參與各項全國性文化活動,提升族群能見度與文化自信。
Lowsi Rakaw黃長興:太魯閣傳統領域的守護者
黃長興先生為花蓮太魯閣族人,同時是獵人與退役軍事教官。他畢生投入太魯閣族傳統領域的記錄與調查,親自走訪超過160個祖先村落遺址,並帶領社群記錄遷徙路線、歷史地點與口述歷史。他於2024年出版的重要著作《我們從哪裡來–崛起於東台灣的太魯閣族人》,集結數十年研究成果,成為族群教育的重要參考。2004至2014 年間,他帶領探查隊重新發現超過300座歷史聚落遺址;其研究亦涵蓋反殖民戰役,目前正投入原住民狩獵與土地管理著作的撰寫工作。
Mo’o E’ucna 摩奧・悟吉納:推動鄒族文化本位教育的重要領航者
摩奧・悟吉納先生來自嘉義阿里山Saviki山美部落的鄒族族人,退休後返鄉擔任社群學習教室負責人,推動以社區為基礎的鄒族語言與文化教育。他將鄒語、口述傳統、價值觀與環境倫理融入教學,深受族人與青年尊敬。身為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首任董事長,他依《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推動政策與能力建構,全面強化臺灣語言保存工作,對文化傳承具深遠影響。
兩位獲「原住民族教育服務」(Service to Indigenous Education)獎項的臺灣代表分別為:
- Paicʉ Usaiyana白紫.舞賽亞納(鄒族)
- 虞戡平博士

Paicʉ Usaiyana 白紫.舞賽亞納:語言與教育行動者
白紫老師來自南投縣信義鄉 Mamahavana 山美部落,是原住民族教育及語言復振的重要推動者。身為博士候選人,她長期倡議母語教育,提出「沒有語言,你是誰?」(Without language, who are you?)深受青年與社群共鳴。她串連地方與教育體系,推動社群文化與語言計畫,並在城市學校倡議原住民語課程,縮短主流教育與原民知識體系間的距離,使原住民族語在多語社會中獲得更高能見度。
虞戡平博士:原住民族文化紀錄的先驅者
虞戡平博士為紀錄片導演、視覺人類學家與教育家,現任國立東華大學榮譽博士與客座教授。他超過40年的田野拍攝累積3,000多卷珍貴影像資料,是各級學校與部落無可取代的文化資產。其成果包括「台灣原住民族音樂與舞蹈系列」及多部紀錄片,將原住民族文化提升至國家層級視野。他也指導新一代原住民教育者與影像工作者,成為世代傳承的重要推手。基於其終身貢獻,他曾獲原住民族委員會一等獎章殊榮。
WINHEC 國際肯定台灣原民教育力量
WINHEC審查委員表示,這些獲獎者展現了原住民族教育自主的典範,值得全球原民族群互相學習。本次頒獎典禮由Paicʉ Usaiyana白紫.舞賽亞納親自出席領獎,其他獎項則由臺灣代表團代領。長期參與WINHEC並曾獲「原住民族領導獎」的Bavaragh Dagalomai謝若蘭教授表示,獲獎者皆為推動族群事務的重要教育者。透過國際榮譽肯定其貢獻,亦促進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學習。她並期待返國後能另行舉辦公開儀式,向本年度臺灣獲獎者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