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根環保紗到一部動畫片 儒鴻學堂用AI帶孩子說永續的故事

從一根環保紗到一部動畫片 儒鴻學堂用AI帶孩子說永續的故事

(圖片來源:臺師大全球華文寫作中心提供)

一根傳承原民智慧的苧麻線,遇上一條由回收寶特瓶製成的環保紗,在花蓮中華國小交織出一段充滿創意與永續理念的教育旅程。由紡織業領導品牌儒鴻企業支持的儒鴻教育基金會,攜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球華文寫作中心,於7月14日至17日舉辦「儒鴻學堂—探究式閱讀 x AI說書人」暑期營隊,帶領28位學童以AI工具創作動畫,用自己的方式為台灣的環境發聲。

鴻儒學堂01_d5e35.jpeg

(圖片來源:臺師大全球華文寫作中心提供)

營隊以「永續」為主軸,透過一系列結合閱讀、戲劇與AI創作的課程,引導學童從生活與土地中提煉環境議題,進而創作屬於自己的生態故事。儒鴻教育基金會表示,本次課程從「一根紗線」出發,延伸至環境教育的探索與創作,象徵紡織產業與自然環境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也傳遞儒鴻「以科技實踐永續」的核心理念。

儒鴻學堂02_48715.jpeg

(圖片來源:臺師大全球華文寫作中心提供)

作為推動永續的實踐者,儒鴻企業長期投入綠色研發,不僅攜手工研院開發榮獲國際大獎的環保布料,也堅持使用通過bluesign® 認證的友善化學品,企業總部更取得銀級綠建築標章。這樣的產業精神,也透過基金會轉化為具體的偏鄉教育行動。

儒鴻學堂03_ec976.jpeg

(圖片來源:臺師大全球華文寫作中心提供)

活動課程設計以「探究式學習」為核心,從自我覺察、自然書寫到AI創作,四天課程環環相扣。第一天,孩子們透過手作木牌、葉子拼圖與繪本導讀,建立起對自然的情感連結。第二天,進入故事構思與肢體劇場演繹,學童化身角色,用身體語言詮釋劇情,激發創作靈感。

營隊後半段則聚焦於「人機協作」。孩子們分組操作AI音樂工具Suno、圖像生成平台Recraft,擔任自己的動畫片「美術指導」與「音樂總監」。最後一天,所有孩子親自上陣為角色配音,並在師長協助下完成剪輯與後製,打造出一部部蘊含環保理念與童心創意的AI動畫。

師大全球華文寫作中心主任須文蔚指出,偏鄉教育資源有限,但孩子的潛力無窮。透過AI技術與探究式閱讀的結合,不僅提升孩子的閱讀理解與創作表達,也讓科技成為環境教育的新助力。

在結業成果發表會上,孩子們展示以永續、生態為主題的繪本與動畫,雖然童趣十足,卻流露出對環境的深刻關懷與真摯情感。

儒鴻教育基金會強調,「儒鴻學堂」未來將持續深耕偏鄉,推出更多結合科技、環保與創意的教育課程,攜手各界資源,讓下一代在知識與關懷中成長,為台灣編織出更有韌性與希望的未來。

-------------- ↓請繼續閱讀↓--------------
-------------- ↓請繼續閱讀↓--------------

Image

每日提供花蓮最新即時新聞,滿足大眾知的權利。
另外服務項目有電視牆廣告 網路行銷規畫 工商簡介 動態攝影等歡迎大家前來詢問。
由成真整合有限公司營運